首页 >  热点 >  >  正文

安信证券:TOPCon迎规模量产 产业端盈利兑现 建议关注电池片、组件、设备领域投资机会

2023-05-31 07:21:31 来源:智通财经


(资料图)

(原标题:安信证券:TOPCon迎规模量产 产业端盈利兑现 建议关注电池片、组件、设备领域投资机会)

智通财经APP获悉,安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,随着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合,有望看到2023年N型电池对P型的快速替代,其中TOPCon电池由于其性价比高、核心设备已国产化、提效路径清晰等因素率先大规模量产。TOPCon进入2023年的规模量产阶段,产业端盈利兑现。TOPCon产业发展趋势明确,效率提升路径清晰,建议关注电池片、组件、设备领域的投资机会。1)电池片端:钧达股份(002865.SZ)、聆达股份(300125.SZ)、沐邦高科(603398.SH)、亿晶光电(600537.SH)等;2)组件端:晶科能源(688223.SH)、通威股份(600438.SH)、天合光能(688599.SH)、晶澳科技(002459.SZ)、中来股份(300393.SZ)、东方日升(300118.SZ)、阿特斯(688472.SH)。

安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:

行业背景:N型时代拉开帷幕,TOPCon率先脱颖而出。当下部分厂商的N型电池量产效率已经达到25.5%(通威股份,TOPCon,2023年4月),而2022年P型电池的主流转换效率在23.2%,相较于2021年仅有0.1%的提升,N型电池量产效率较P型已经有2.3%左右的优势。随着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合,有望看到2023年N型电池对P型的快速替代,其中TOPCon电池由于其性价比高、核心设备已国产化、提效路径清晰等因素率先大规模量产。

技术路径:TOPCon钝化层制备路径仍未定型,PECVD和LPCVD为主流。此前TOPCon的主流技术路径是以晶科、钧达为代表的LPCVD,2022下半年开始,行业内的新投产能出现了偏好PECVD路径的风向,代表公司有通威、天合、晶澳等。通过测算两种路径的设备投资成本和耗材成本,两种路径的成本差异不明显,LPCVD和PECVD目前的设备投资成本在每GW1.7亿和1.6亿元,总体的非硅成本差异在单瓦几厘钱。此外,通威的PECVD路径下的TOPCon最新量产效率已和晶科相当,也就是说路径选择带来的效率和成本差异不明显。未来更需关注新技术如降低银耗、选择性发射极叠加等带来的效率提升。此外,POPAID和PEALD路径相对小众,由中来股份和尚德电力主导,目前尚未向主流方向发展。

产业进展:2023年TOPCon出货占比将近40%,量产效率进一步提升。TOPCon正处于技术红利期,行业产能扩张超预期。经不完全统计,产业端已有26家公司公布TOPCon的建设规划,2022年已投TOPCon产能超过132GW,2023年新增投产规划超270GW。该行预计2023年TOPCon出货在160GW+,占全年组件出货的近40%。领先企业TOPCon电池量产效率已至25.5%,预计2023年将进一步提升。

经济性:较PERC的超额收益将拉大,技术红利将逐步兑现。1)发电增益:TOPCon组件的低光衰、弱光响应能力强等优势,带来发电小时数的提升和衰减损失的减少,综合来看,可给电站端带来5%左右的发电量增益。2)电站BOS成本下降:当下同版型的TOPCon组件功率较PERC高出6.4%,预计可带来BOS成本同比例的下降。3)组件价格提升:价格端,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,TOPCon组件相较PERC的溢价在0.11-0.25元/W,呈上行趋势。4)组件成本下降:成本端,硅料进入下行周期、多主栅技术带动银耗持续降低,有望看到2023年TOPCon组件和PERC打平。综上,TOPCon的盈利优势将进一步扩大。

风险提示:TOPCon产业化进展低于预期,HJT、IBC等新电池片技术进展超预期,测算不及预期。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