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上济宁讯(记者 王雁南通讯员 侯常丽)“别急嫂子,慢慢说,来,先擦擦眼泪。”“蒜大姐”周艳丽正在胡庄村一位村民家里劝说着。
(资料图片)
近日,胡庄村的王大嫂遇到了一件难事。原本很幸福的一个家庭,前些时,王大嫂的婆婆被检查出肿瘤。夫妻俩二话没说,拿出多年积蓄就给婆婆看病。就在这时,他们突然想起两年前邻居家向自己借了3万块钱做生意,说好半年就还,可半年后只还了1万,剩余2万迟迟未还,多次索要对方均以各种理由搪塞。在这紧急关头,钱可是老人的救命钱。“蒜大姐”周艳丽接到求助后,积极介入,先后多次上门劝说了解情况,并联合村委会、双方亲友等人,终于要回了欠款,王大嫂婆婆也成功进行了手术。
“‘蒜大姐’真是我们的贴心人!”王大嫂感激地说。
王大嫂口中的“蒜大姐”,是金乡县兴隆镇推出的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“蒜大姐调解志愿服务队”。他们以“妇联+网格”新模式,把妇联职能融入网格,发挥巾帼优势,以女性柔性力量助力矛盾化解,目前,已打造成一支以农村妇女为主要成员的金牌调解队伍。
基层常见易发多发的婚姻家庭、邻里关系、房屋宅基地、山林土地等矛盾纠纷,极大地影响了基层和谐与稳定。
为充分挖掘农村多元治理主体潜力,将矛盾可化解的就地化解,打通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米”,2022年5月,金乡县兴隆镇积极探索,将全镇34个村划分为34个网格,并推出“妇联+网格”模式,构建覆盖全镇全域的妇联网格体系,采取“1+2+N”工作模式,即一套妇联网格指挥体系,二级网格内全部建成“蒜大姐”调解志愿服务队,每支服务队构建N个“功能性调解小组”,再以每个管区为单位,由每管区配备的1名优秀“蒜大姐”调解员,来指导管区内N个网格的“蒜大姐”来做好各网格的具体调解工作。
为激发“蒜大姐”调解志愿服务队的活力,他们又建立了“实绩打擂、晾晒评星”机制,对于网格内不能就地化解的矛盾,则以镇街为单位实行公开挂单,实施揭榜抢单制,由有能力有信心的“蒜大姐”调解员进行揭榜调解。
去年12月,李草庙村一户村民因婆媳关系处理不当,造成家庭矛盾升级,“蒜大姐”调解队队员小薛多次调解未能成功。镇妇联便实施公开挂单,草庙管区优秀“蒜大姐”董巧玲毅然接单,在董巧玲的带领下,队员创新调解方式,仅用一周时间便使婆媳俩冰释前嫌。结合董巧玲在本次调解工作中作出的贡献,她获得了10分积分。
实行的“一周一总结、一月一晾晒、季度大比拼”的工作模式,也很好地调动了“蒜大姐”调解志愿服务队的活力和积极性。
为做到应调尽调、及时就地化解,“蒜大姐”以解决群众身边的“糟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”为抓手,充分发挥女性耐心、细心、爱心优势,尽量做到抓早抓小;“蒜大姐”还按照各自特长、经验特点等,构建了“功能性调解小组”,如若遇到较难解决的事件,则由优秀“蒜大姐”调解员组成“流动调解队”,一锤一锤地敲、一事一事地办、一程一程地跑,最大限度把群众“疙瘩”化解在“家门口”。截至目前,由“蒜大姐调解志愿服务队”化解的矛盾纠纷已达219件,矛盾纠纷基层化解率100%,无一例上行。张庙村王大妈婆媳矛盾、李菜园村邻里纠纷、胡庄村王家兄弟误会等,都得到很好的调解处理。
“蒜大姐调解志愿服务队”由去年的刚刚成形到目前已成长为一支较成熟、能独当一面的调解队伍。“蒜大姐”每个人都可以活成一支队伍,而一支队伍又形成了一面覆盖全镇的旗子。
作为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“毛细血管”,“蒜大姐调解志愿服务队”目前还主动公开了联系方式,做到有求必应,多元柔性化解,打造出了一支叫得响、立得住、传得开的“妇女服务妇女”的金牌调解队伍,不断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贡献着“蒜大姐”的力量。
标签:
2022-08-08 11:04:18
2022-03-18 15:03:32
2022-03-18 15:01:59
2022-03-18 15:00:36
2022-02-07 16:16:27
2022-02-07 16:16:27
2022-02-07 16:16:27
2022-02-07 16:16:27
2022-02-07 16:16:25